新利18平台机械工程学院王传龙技能大师团队成功承接中核(天津)机械有限公司两项重点技术培训项目,通过定制化课程设计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,为企业20余名技术骨干提供精准赋能,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人才储备。
一、聚焦企业需求,定制精准课程
中核(天津)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核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重点企业,对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。王传龙技能大师团队在接到培训需求后,迅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,通过现场调研、岗位能力分析及技术痛点梳理,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了两大培训项目:
1、卧式加工中心编程与实操培训:聚焦数控加工核心技能,覆盖卧加CAM编程、五轴CAM编程、工艺优化、设备操作及零件加工全流程;
卧式加工中心编程与实操培训项目企业现场
2、设备自动化与工业网络培训:围绕工业机器人、工业物联网、智能制造单元应用、PLC控制及自动化系统集成展开,提升企业智能化运行、改造、维护能力。
设备自动化与工业网络培训项目学校实训
二、双师团队护航,理实结合提质效
为保障培训质量,团队组建了一支由企业工程师、高校教师及全国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组成的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。团队成员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,更在技能竞赛指导、技术攻关等领域拥有突出成果。培训采用“企业现场+学校实训”双场景模式,通过案例教学、项目驱动及设备实操,实现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的深度结合。例如,在卧式加工中心培训中,学员需完成从零件设计到成品加工的全流程任务,直接对接企业生产需求。
三、成效显著,校企合作再深化
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培训,参训人员技能水平显著提升,部分学员已能够独立完成复杂零件的编程与加工,并参与企业自动化改造项目。中核(天津)机械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党总支书记王磊表示:“此次培训不仅解决了企业技术瓶颈,也探索了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式,为后续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
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宝龙表示:“此次合作是机械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实践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拓展技术技能培训领域,为先进制造业输送更多‘能工巧匠’”。
从课堂到车间,从理论到实践,王传龙技能大师团队以精准化、实战化的培训模式,展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。此次校企合作的成功,不仅为技术人才成长开辟了新路径,更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。
|